2006年11月20日星期一

那么爱你为什么

点击收听近日小鸡遇劫,心事不定,我虽有千语万言欲加劝阻,似无功用,便任之顺其自然。古人语“天涯何处无芳草”,先生说探花何处不风流,不能尽兴其中奥妙,却也赞同这一学说论断。如能用学术眼光剖析,此劫数欲解也算易如反掌,然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我辈皆凡夫,自求苦吃便是。
- 探花先生 -
每个人都有一些关,度过了回头看,都觉得自己很可笑。成长可以如同滕达兄一般品不尽幸福滋味,亦可重踏我的足印步履维艰。前两天看到简BB的照片,人生的 幸福与甘苦刚刚起步,这是简的选择,也是生活的选择。说回小鸡的劫数,对酒当空问青天,前方的路孰优孰劣?马先生教育我们,价值是物的属性对人的需求的有 效性,那么,如果物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人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平衡标准,所以即使我品酒对天,天也会问我吃过饭没有?我答红焖罗绯鱼,手艺很有长进,天遂问天 气突寒床上是否保暖?我瞅瞅床,原来是温饱有所不全而让我苦闷不堪。其实每一关都是一个问题。
- 滕达小时候 -
- Jane's BB -
回想八个月的短暂恋爱周期(有统计称,现金年轻人的平均恋爱周期维持在八个月上下),年轻人活力四射,内需旺盛却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对此,为何不能交QQ做女友,视LDN为红颜,最后取ZYF入正房,事件不就两全了?个人观点也仅供参考而已。
- 刘丹娜同学 -
列出论证观点,仅供小鸡参考:DJ模式的交往观有利于人口优生与社会结构优化。

道德标准有二,公德为社会公众所界定,反思当前社会发展所需的主流观念,但要求过高,可变性太大,不同的社会环境产生完全不同的公德标准;而私德依人而定,标准高于强行法律之限即可。

恋爱发展经历了从野性向理性的转变过程,以婚姻形式为代表,人类经历了群婚、抢婚、买婚到自由婚的发展。

群婚——一定范围的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配偶;
抢婚——男子以抢夺的方式占有女子为配偶;
买婚——封建社会父母包办,男家向女家交纳聘财后双方订为婚姻;
自由婚——男女基于自由恋爱而为婚姻。

自由恋爱包含于现代文明要素之中,而基于“文明”的需要,人类公德便制造出处女、贞洁、忠诚等优美的词汇,人民直至花烛之夜即享公德的圈地财富,而财富品 质不一,如商场的商品有优有劣,便有“试用品”一类,合适才是最好。而公德的圈地便如同商场贴出大字报:商品一律不得试用,要保持商品的“贞洁”。消费者 看着商品的外包装,踌躇不前。物资紧缺的年代,人民买了回去,使用之后发现护肤品让皮肤过敏,洗发水使发质干燥,不得不弃之杂物房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而DJ理性的把私德标准放置于强行法律之上,高高在上的公德限制之下。有时试用商品会造成一些不便,但如若社会存在这样的试用体制,便会减少成批的资源浪费,如此,人口得到优生,社会结构也自然优化,何不乐焉?
- 伟大的邓杰和温柔的张妈 -
正如所有事物发展皆有过程,而发展方向取自主人,小鸡的劫数究其本质自作孽,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花前月下繁星当空,手段是要靠学习的,偶为能以色诱人、 MICKEY智取江山、而我静观言行,各有所能,你学到便是你的,学不到亦不要怨天尤人,手段只是程序性的事宜,人品才是本源,如若人品适合,条件是双方 都必须创造的。今日只想说说皮毛,言语肤浅之处尽请原谅;最后补上一句:支持你,不二话!
- Mickey -
- Always -

2006年10月26日星期四

2006年9月21日星期四

纪念9·18

我和娅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默契,如果说和小鸡的默契更加刚烈,和娅的感觉非常轻柔。娅有一种另人安宁的品质,或者说是一种另我安宁的品质,她不是那种耀眼 得晕眩的人,但是却散发着一种幸福的气息,谦逊、塌实、细心、温柔,用所有褒义的形容女人的词语似乎都能匹配,然而过犹不及,对我而言,娅是一个恰倒好处 的女人。

2006年9月18日星期一

安尼回忆录

对安尼的回忆像是一条通往记忆的线,有个朋友曾说喜欢在我的文字中变得成熟,原来我喜欢在别人的照片里茁壮成长。

2006年8月2日星期三

我的心受伤了

点击收听 今天整理硬盘,发现这首歌,当时李3沉沦在无法自拔的情绪中,我是个不懂得安慰人的人,就以自己的方式帮他宣泄。本来是要给他自己录的歌,后来变成我唱了大部分;还有就是掌声,他说我唱的时候有掌声,他唱的时候没有,很无语!哈哈,怪不了我啊,是伴奏如此!

现在自己一个人为上海奋斗着,李3先是放弃了上海,然后放弃了苏州,而我仍然执着地不肯放弃,真希望自己选的路没有错。龟毛说相聚很短暂,分离才是常态。


开始怀念校园生活了!想到期末考试前和他每天晚上一起看书到两三点,对了,还有老干;想到那年暑假和他一起从柳州坐火车到南宁说着我们考研的理想;想到一起上课一起迟到一起旷课;想到每次和女朋友闹矛盾之后和我倾诉;想到他每次买了水果都会留给我一分,当然我买了也会给他一分……想到“四级事件之后”我拍的《李3的自白》!呵呵。

总之,怀念一下,然后继续奋斗!

2006年7月23日星期日

2006年6月27日星期二

我们的毕业旅行

莎莎姐的思想汇报

大西的《鸡毛·诗人》或许从一些方面表达了他即将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心情。无外乎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等他真正走上社会,他会发现这些都是学生时代的无病呻吟。无关好坏。无关对错。矛盾依然长久的存在。

这是《鸡毛·诗人》的男主角(大西注:此处省略照片若干张)。今年才大一哦。耀眼的青春。

第一次见到这张笑得如此灿烂的他时,刹那间,有个人影从心底深处闪过。好像!也是这样明亮的眼睛,也是这样孩子般的笑容,也是这样碎碎的短发,可是,他到底是谁?我竟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用了很多时间苦苦搜索,还是找不到那个人。算了,也许重要的不是他是谁,而是给我留下了美好的画面。

所以啊,我特别要替我的眼睛好好感谢那些长得帅帅的guys。

看 了他的表演,可以打个82分吧。有表演的欲望,但功力还不够。表演上有比较明显的背台词和等动作的痕迹。不过从他演的《猫》和《鸡毛诗人》两个截然不同性 格的角色来看,发展潜力还是蛮大的,尤其是《猫》中,他光是一个45度侧站姿,坚定的眼神,就已经足以诠释猫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可惜只要一动,就能看出 表演的张力确实还需要很多努力。

我和敏敏姐,还象大学时一样,千里迢迢的跑到西大的大礼堂给大西捧场。只不过,不同的 是,我们不用再站在走道上看大西演出了,而是坐在了大西事先安排的嘉宾席最好的位置;不同的是,我们不再是只看大西演唱一首歌而已,而是看到了他编排导演 了半年之久的舞台剧;不同的是,大西也不再是从前的大西,他的眼睛里再也看不到我们这些一路陪他走来,一直在台下坚持挥舞荧光棒直至谢幕的朋友。

到底是我一直在原地踏步,还是他们一直在原地踏步?

2006年6月24日星期六

毕业·中加

我在中加开始大学生活,虽然有得有失,但是总体来说是幸福的,毕业前夕,在SCIC5的毕业盛典中结束大学生活,我的大学始终和这个稚气而活泼的学院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这些图片中有些是与我一同走过大学5年的朋友,有些是因为SCIC5而认识的新朋友,无论如何,我们的年华十分灿烂!

2006年6月22日星期四

西大的天空

1. 西大的天空 - I。我从图书馆出来后看到的天空,觉得很有感觉,就拍下来了,发现随身携带一台相机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在考虑是不是还要买那么专业的相机,专业的相机不能到哪儿都带着。疑惑中……


2. 西大的天空 - II。这个是我在宿舍阳台拍的,蓝得很梦幻!


3. 中加01级学生干部留影。但好象有些人不是学生干部,不管了,总之是合影留念就好。


4. 中加全体 - 部分学生留影。谓之为全体,是因为所有年级的学生都在;谓之为部分,则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年级的学生都到场了。

某校“三用证”

灰色字是我回复的评论,高校这东西真让人恼火,但是现行制度又让你白恼火,没办法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反抗的意识,而是,没有反抗的成本……

今天去图书馆五楼找了一个多小时找到了四本书,兴冲冲赶下楼去。到了管理员那里拿出已经磨得有点不清楚的三用证。人家管理员用红外扫描了一下看我的磁条没反映就说:“你的照片都看不清楚了,叫我怎么认你啊?”我一下愣住了,以前拿来借书的时候都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又借不了?管理员一脸厌倦的叫我拿出学生证或是身份证!我说我现在没带什么学生证、身份证在身上的!她一听火了就大声说让我不要胡闹,说什么这是规定你回去拿来了再给你借!
真是摸不着头脑,不就一个三用证吗?我觉得自己的三用证已经算保养得很好的,有的人用得磨到上面什么东西也不剩,有的更狠直接一屁股坐断。我的也就是照片模糊了点磁条也花了,其他地方好好的。怎么就不给我借书了呢?照片看不清磁条花了这算是借口理由吗?还搬出什么规定来吓人!真是!谁怕谁???
一、以前大一的时候刚进学校,就交钱办了这个三用证。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多快四年了!你叫我怎么保养才保养到“原装”时的样子啊?去压个膜?为什么我交了钱办了这三用证,你学校不帮我压膜还要我自己去压膜?真岂有此理!在此看来当初发给03级的三用证真是烂之又烂!
证件的样本设计是单方行为,学校出于管理需要设计证件,我个人认为是不需要经过和被管理者协商实施的。所以,“压膜”的义务不应该由管理方承担。
建议:
1.如果有管理制度对损坏证件的补办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规定不合理的,通过法定程序修正;
3.没有规定的,依程序提请制定规定。

二、不知道所谓的“规定”是学校出的还是图书馆自己的,反正我没仔细看过。如果因为照片看不清楚,磁条不管用而导致三用证失去效用的话,那么三用证作为一个学生在校四年所必须频繁用到的证件,学校应该有义务来随时帮助学生更换和更新上面的信息。注意!我认为这是一种义务,而非权利。既然是一种义务,那为什么有的同学去换新的证件还要交钱?义务跟金钱打上交道那还可称为什么义务?有谁听说过交钱才会实现的义务吗?不如就叫欺诈人的手段好了!
1.按一般常理,“照片看不清楚,磁条不管用”了,证件失效是必然的;
2.我不知道“三用证”在该校是否有特定效用,一般的证件是可以补办的,但是一些重要证件不能补办的事实存在,例如我们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学校是不能补办的。作为一般证件,学校协助更换不仅是其管理义务,从被管理者——学生——高校服务的消费者,是一种应有的权利;
3.补办证件需要收取的工本费是合理的。校方在初办“三用证”时收取的费用,应该不包括今后应证件毁损补办的费用。要明确“交钱”的性质,如果校方收取的费用没有明显超出“工本费”的合理范畴,“交钱”的性质就应该是合理合法的。

三、我的三用证还必须搭配学生证、身份证才有用?这是什么逻辑?只是因为上面的照片和磁条花了看不清人扫描不了?那也应该怪到图书馆的头上啊!怪他们没有更好的手段来判断一份证件的真伪,没有更好的管理方法,三用证上仅仅有学号、姓名、出生年月这点点信息,再加上一张没有任何外置保护措施的照片,就凭这点怎么能够完完全全的识别一个人?要是我前段时间是长头发,而这个月剪了个平头,你就能说我不是原来的我或不是我本人?我就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时还不引以为意。现在想想真是......
1.按照你描述的情况,管理员并没有“三用证还必须搭配学生证、身份证才有用”的意思,“三用证”应该有其特定的使用用途,我不知道该校的规定,请参看相关规定;
2.证件的证明力和证明方法取决于相关的立法技巧,我认为,管理人员只要依照当时的立法技巧得出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并且尽到善良管理者的义务,即使因管理技术不合理而造成的不利后果,也不应该由管理者承担。

四、我知道这是由于怕有的人冒用三用证去借书才这样办,但说来说去,图书馆甚至是校方能否给予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既然这个所谓“规定”作出已经影响到了学生们三用证的使用,那这种“决定、决议、规定”的作出是在阻碍我权利实施的前提下实现的,是否就可以请校方或是图书馆给我们一种补偿?不要求太多,也就是免费的发一个能替代三用证来使用的证明就好。如果不愿意发的话那就立即停止该“规定”的实施,因为事关使用者的权益,怎么能够没有通过学生的讨论通过就这样决定了呢?这只能是异常荒唐的事,因为在中国,所谓的规定就是一种契约!契约要想成立怎么能够不经过另一方的肯定?
1.依照以上的分析,我没有得出“‘规定’的作出已经影响到了学生们三用证的使用”的必然结论;
2.我个人的理解是,此累“规定”的性质是管理规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地位本来就不平等,当然并不是指法律地位,为是相对而言的行政地位。但是,我一直不很明确高校的机构性质和其制定相关管理规定的法源何在,所以就此问题不做深入讨论,等待老师解释。

说到最后,最好笑的还是管理员的那个态度,她气愤的说:“要处理这个问题就找学校去!”我现在对中国人的“皮球政治”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如果我去任何一个学校的机构去咨询,立刻就会有人告诉我“找图书馆去!”这种推卸责任的作法多了去了!到处都不负责,都在玩太极推手,那受到损害的还不是我们学生?桂电啊!如今都升大学了怎么还是老样子???无奈何也!!!!!!
在中国,行政机关、事业机构这些官僚性质浓重的组织,由于历史的原因残留下来的各种作风受到各界人士的唾弃,机构的改革,各种权利、义务的明晰,还是需要立法者、管理者继续努力的,作为弱势群体,我们即应该懂得去保护自己业已明晰的权利,又应该懂得去争取理应属于自己的权利;作为统治阶级,更应该居安思危,顾全大局。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006年6月18日星期日

胡言乱语的晚上

首先要谢谢YS的奶茶。我的生活颓废到了极至,凌晨4点睡觉,中午日正当空的时候起床。YS来电话说拿《猫》的音乐给我,就“强逼”他给我带早午餐,现在的生活懒得每天就只愿意穿裤衩坐在电脑前面,不愿走出宿舍一步。
看滕达的一篇散文,不知道这小孩儿哪儿来的那么多幸福,不过小孩子开心是好事,应该是他恋爱了的原故吧,呵呵。6月15日,这小子说“奔二”了,成长本来就是件美丽的事情,男生女生都一样。“收集幸福”,这是写文字的人应该有的阿Q精神,我曾经是一个写文字的人,拥有像他一样的“收集幸福”的精神,然而光阴荏苒,年华飞逝,并且作一个法科学生本应理性处世,生活的奸淫掳掠更让人遍体鳞伤,虽然幸福依旧,心态不一样了。
昨天神经失常,上QQ既然没有隐身,结果可想而知,同时和10个人Q的感觉好久没有尝试了。也正因如此,让我在茫茫的Q海中和我弟弟聊了几句。记得我被“尊称”为“师兄”之后,对这些学弟学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昨天如是教育了我弟弟,然而他说不喜欢学习,我知道他没长大,只希望他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还是那句话,大学能做的比恋爱要多得多!

最近的世界杯, 全球轰动,所有男生理所应当地狂欢,啤酒、香烟、凌晨的空气……我问YS为什么不去看球,他说兴趣索然。哈哈,好小子,有性格。记得上次世界杯的时候我所 谓的女朋友还在,我会经常问她有没有地方看球,当时世界杯和我的唯一连结点就是这个,如今这个连结点没有了,世界杯和我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小麻来电话说我 一定不看球,我问他看吗?他让我自己想。我觉得小麻越来越白痴了,加上他本来有的那些白痴,发现他也渐行渐远了。
刘骞问我恋爱、做爱、距离三者的关系。我说等你长大点就明白了,探花说等你能够真正独立了就会明白爱情的真谛。用三段论来论述一下这个观点:
大前提:恋爱是两个独立主体之间发生的情感上和身体上的交欢;
小前提:恋爱主体是否独立;
——————————————
结 论:是否理解爱情的真谛取决于主体是否真正独立。
传说煜不种西瓜了,改种鱼了。煜也是一个很阿Q的人,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和我发生文字关系,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大风大浪之后为自己大海中窘迫挣扎的形象自我解嘲。某天深夜,煜起来上厕所,见一透明状物左忽右闪。
煜:你是鬼?
鬼:恩那
煜:那我是谁?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我和宇宙之间有 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那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我在这一刻提出的问题还是你刚才听到的问题吗?
鬼:……
看完煜的话,我的灵魂开始和身体分离,雷俊说我疯了。我说,灵魂都不在了,疯了又何妨?

2006年6月9日星期五

演员的话

1. 200664 0249分,《6.3感言》,尹嵩。


终于我们的晚会告一段落了,我们都很兴奋,照了很多照片。


听到观众的好评,我也释然,汗水和泪水都没有白流,前一天看到大西那样我真的很担心,只想说坚持吧,一切都会好的,大家都在为这个努力着,就算什么都没有了,还有我们呀,别忽略了那些支持你、为这个晚会默默奉献的人。每次他都把苦水自己咽,我也做不了什么,因为在他眼里我没学大学语文,我只能说是以后有什么困难我能帮得上忙的尽管和我说,我会全力支持你的,很高兴认识你还有你的朋友们,真的谢谢你们了。


你们那种勤恳认真的品质和态度让我折服了,我觉得我要学的还真的有很多很多,Mickey说他为这个瘦了5斤,的确负责道具这块很辛苦,每次都看到他们大汉淋淋的坐在那休息,我真的想说辛苦你们了。我以后也想在道具部工作,我也想经历那些别人看不到的付出。


我记住了那句话,也许我这辈子就是最后一次和他合作了。TO BE A MAN,我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整个过程中,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希望他能在自己的路上走好,至少我会一直记住他。


很多人发信息来祝我成功,我想我做到了,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虽然我只是大一。

哭了,我发誓这是最后一次,为这两个月的经历,为了曾经挥洒汗水的新院二楼,为了SCIC 5TH,为了我自己。再见,我的舞台,两年后再见。


2. 200665 2110分,《我们的晚会》,梁倞。


期待了那么久的我们的晚会终于圆满的结束了。我好高兴却又有些失落,才刚过去,我就已经开始怀念排练的日子里带给我的那些不一样的欢乐,几个月下来快把我们都累晕了,但我可以感觉得到大家都是很开心的,我爱这个团结的队伍,爱里面每一个认真表演和工作的人们,我知道我们为的并不仅仅是做出一台好的晚会,而比这更多。


这些时间里,最让我觉得开心的是自己认识了很多很多的朋友,他们都那么善良可爱,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大西的认真严谨,小鸡的热情朴实,尹嵩为了演好特地去学习声乐和朗诵,一鸣为我们一遍又遍不厌其烦的录音,博彦给我们拍了无数张照片,很多舞蹈演员(包括我自己)为了练习伤了好多地方……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给我的关心和照顾,他们让我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想要大声的说——你们都是我的颜色!


很多人都在评论晚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都只是笑笑。好而担心到失眠了,像是一个世纪没睡一样,昨天一睡就睡到了第2天下午230,我并没有梦到那棵挂满了一首首诗的树,然后我们都在摘诗,但却梦到了每一个人欢乐的笑脸,都是美的,都是美丽无比的笑靥……


3. 200666 0202分,《我和鸡毛一起飞》,秋琪。


很幸运能成为芳芳,也许鸡毛带给我的远远不止学会了演习,而更多的是给了我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我真的很难体会秦海璐诠释的这个女人,她开心不开心都永远是一幅淡然的表情,我肤浅的生活阅历很难体会她的失落、无奈、却依然充满希望的内心世界,我就像一个没不大的小女孩看着妈妈高跟鞋时的心情,跃跃欲试,却没有高跟鞋女人应有的风情万种。


时间可以磨合很多不可能,最重要的是大西,他教会我“想”,我会用走路,吃饭的时间是揣摩,去思考,那个女人是怎么样的心态,我应该怎么去释放感情,给观众展现一个秋琪的芳芳。


之所以会那么投入,仅仅是因为感动。大西会为了这幕戏每晚辛苦到凌晨;YS会为了学习普通话,练诗查资料一个晚上;小鸡可以倾尽所能;易凡淳永远那么好脾谦虚地学普通话;梁亮姐可以为了仅有的两句台词天天陪我们排练!还有那个独裁的博彦!我怎么可能不感动?怎么可能不努力?


五周年晚会在开心、激动、不舍中结束,我的生活突然被抽空,无所适从,很想念他们,很怀念鸡毛的点点滴滴分分秒秒,能再一次为这幕戏努力将使我最大的梦想!

2006年5月18日星期四

我的伤心地铁

点击收听我好久没有写关于你的文字了,今天听何兄跟我唱的那首《伤心地铁》,突然非常非常想念起你来。煜曾经说看不清你的样子,说我只是爱着自己,自己的伤痕和痛楚都在被小心翼翼地爱着。是吧,你总是站在与我一丈之遥的地方微笑着,轻屡着秀发,裙摆随风扬起,纤细的双手还是戴着那年立夏我送你的银色手链……

我快毕业了,你知道吗?我正在告别一些渐渐离我而去的东西,如同当时渐渐离我而去的你一样。我一个人听歌的时候容易想念你,想你仍然在附近,能不能听到我为你哭的声音?仿佛在空气中碰到你的脚印,焦急得不自觉地两手颤动了。曾经希望能拥有你的一生,却看见你依然停留在与我一丈之遥的地方,夏天的风紊乱我心里沉睡的思念,它们调皮的玩笑让我情不自禁地眼泪盈框了。

我在排一个叫《鸡毛·诗人》的短剧,像以前所有我排过的舞台剧一样,我希望你能知道,因为你才让我有了思念的灵感。当夜空晴朗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在干净无人的草地上平躺成一个大字,然后静静地想念你。

我的剧本里面有这样一段话:“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院里长出一颗树,树上长满了一首一首的诗,都是真正的诗,一张张写在白色的稿纸上,在风中哗哗作响……”你能梦见这棵树吗?会梦到和我一块儿摘诗吗?你也在静静地思念我吗?

2006年5月10日星期三

桂林,安静的天空

我和梁椋的恋爱频率


要在晚会上和娜娜唱这首歌,所以提前让梁椋和我录一编,我们那天去南湖拍照是时候我才叫她学的,学了一个晚上就有这样的效果,很不错!老爷说“声音很甜”。

感觉好高的音,到我的极限了,呵呵,但很开心的歌,越来越喜欢开心的歌。

2006年4月29日星期六

月亮鸡毛的幸福

1. 月亮。

“黑哟,有些舍不得哦!你跟她说:小J会舍不得的,毕竟在晚会上我们是一个团队的,我们一条战线的,叫她想想我们刚刚开始在公车上面的设想吧。说到这,我真的想流泪去,我们真的不能离开她,没有当初的一切妄想,就没有今天的努力。我们继续努力! ”——Giggs

2. 《月亮代表我的心》(Darcy·Giggs)

点击收听3. 鸡毛:

我进大学之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那么努力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比别人成熟,我比其他人更早地看清楚很多事情,所以对什么事情都是很不在乎的心态,人生的得失也如过眼云烟一般,无法持久保留的。不在乎,让我整整一个大学悠然自在,像一尊面朝大海的佛像。

小鸡是一个永远不会说富丽堂皇的话的人,看到他这些话,我发现我和他都比我们想象中更努力地做着一件事情,因为一种我们也许只有再补习几年语文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情。之前是全凭一种年少的激情做事无法屏弃。我们每天不睡午觉辛苦持续的排练,通宵安排工作,做音乐、改剧本,交流排练的心情,我们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天亮了继续排练、拍海报、工作,我们每天被乱七八糟的困难弄得焦头烂额晚上回到宿舍在工作的群里继续计划着之后的乱七八糟的事情……

现在为每一个一起工作的朋友们感动而依依不舍。有一个小男生说:“我就这样沉闷了几天,我放弃了其他一切的爱好和活动,我就是想弄好这个剧,我就是想证明下我没有让大家失望,我努力去学歌,我通宵去找有关朗诵的技巧,我到处请教如何练习用气……我不知道这有没有用,我只是知道我需要有这些……每次听到诗的颜色就能勾起我的情绪,我在外院的楼上对着新院哭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无法压抑这种存在心里很九的冲动,在那一刻纵情的涌出……”

Anyway,就像小鸡说的那样,我们继续努力吧,我有你们在,我永远是个幸福的男孩儿……

4. 幸福:

我希望海报能用上这段文字,所以叫博彦小林他们拍这样的感觉: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院里长出一颗树,树上长满了一首一首的诗,都是真正的诗,一张张写在白色的稿纸上,在风中哗哗作响,我和芳芳就提着篮子在树下摘诗。好大的诗啊!

5. 小林·李博彦作品:


2006年4月25日星期二

鸡毛海报小赏

我喜欢这种鸡毛缓缓飘落的文雅味道,冷色的背景和纯白的羽毛,加上俊冷的表情,别有一番风味。
这个小孩的单纯、活泼和激情被我尽情的享用着。排练的这半年,似乎能回归一些我应有的自由无暇的本性,因为在这些小孩面前不用考虑过多的交往潜规则,总之,得到暂时的放松了。
欢子第一次配合我这样类型的舞台节目,十分感激,不知道她过后会不会也去思考她通过舞蹈表现角色的深层思维,我一直相信艺术让人有所思考,任何形式都一样。
这个可爱的陈小扬几乎摆脱了电影里的基本角色,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足够的时间继续塑造我想要的陈小扬,这个小孩是个很有潜力的发掘型人才,只是在快餐社会 里被另一个主角的光环淹没了,直至演出结束,他所应受的足够好评才如隽永一般从观众的脑袋里传递过来,不知道他有没有听到这样的信息。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自然,青春,无顾而激情洋溢。
我们的摄影师
我们的工作人员

2006年4月24日星期一

我是小男人


我向来是个小男人。

如何面对一些与自己生理状况本质冲突的情况,我一直认为自己处理得很好,后来发现是自己生活得太单纯了,没能适应真正的复杂环境。

我们向来说“大局”,但是我是小男人,我向来把大局看成一驮屎,我是个不会也不心甘情愿顾全大局的人。小鸡说要我坚强一点,无论如何,为了那些辛苦排练了那么久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调整好自己,我脑海中出现这张照片,泪如泉涌。

我是小男人,我不在乎别人知道这种狼狈。我撒野了,在朋友们面前,感谢他们让我撒野了,感谢他们忍受一个小男人撒野了。为了你们,我会坚强的,即使我依然是小男人。

煜说:“每天都好累,在衣橱里只想放松。只想轻轻说一个关键词,朋友就可以意会。不需要反复解释,不需要小心求证。”3 days. No cel, no msn, no qq, no message, just blog. 就在我自己的衣橱里,慢慢调整,好好休息。

2006年4月23日星期日

春暖花开的煜

点击收听1. 给煜的《来来歌》

煜说:“不知道他会不会在歌里加上一句,送给最喜欢这首歌的小鱼呢?”我第二天立马跑到黄一鸣的录音棚再录了这首歌,用来想念煜。

2. 春暖花开的煜

是在莎莎姐的Blog找到煜的主页的,我和煜有着莫名其妙的文字关系,因为我们面对面聊的东西远没有文字关系那么深远。正如她2003年2月12号的来信里说的:“我们喜欢那些飘渺空灵的文字。都会不自觉地去抵抗一些现实的腐浊,保持心灵的纯净是我们一贯美好而饱受折磨的梦想。”

她和西瓜一起去重庆“积攒肥料”,传说准备种很多很多的小西瓜,看着桃花树下春暖花开的煜,也期望着他们的小西瓜能乘着和煦的春风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他们就提着篮子在地里摘西瓜,一个一个的小西瓜,都是真正的西瓜,好多的西瓜啊!

最后,也希望这些小西瓜“快高长大健康幸福又平安,将来娶个好老婆生个小孩”……

2006年4月18日星期二

白面包的简


喜欢Karen Mok是因为Jane,喜欢Jane也许有一些原因是因为Karen Mok。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我会喜欢一个长得不好看,胸又很平坦的女人;我奇怪他们为什么会喜欢胸大无脑的明星。兴趣的品质的人,正是因为我知道一个人除了看胸,还应该看看别的东西。我们讨论内在,发现有时候说的简单,做起来很难。雷俊说你是怎么选演员的,选一个普通话说不好,唱歌又不行,跳舞也不怎么样的人做主角,你就看上他帅吗?!呵呵,说实话,一开始的确是这样。不知道雷俊看到这些会不会想杀我,但是,帅,或者胸大,的确是一种能让人赏心悦目的品质,没有人会否认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审美教育,但是这种品质的确是单薄的。

而Jane是一个值得让人珍惜的女人,善良,可爱,我向来喜欢善良的人,不管男女。我不想用语言把Jane渲染得如天使一样毫无瑕疵,但是她的确能让人忽略她的瑕疵。无论如何,喜欢Karen Mok,是因为Jane。

龟毛兄说我唱这首歌就像个小女人,我跟他说其实我是“小男人”。在录音棚里会录到一些很让人吃惊的声音,就像尹嵩录《思考》那天晚上,就录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声音,很让人崩溃。雷俊的这一个笑声也是让人崩溃得目瞪口呆的。

其实Jane也是一个“小女人”,小女人都会有自己的幸福。都说女大18变,转眼就已经是出嫁的女人了,想想当年在大马路上成群结队嘶哑咧嘴大吼大叫的一群小孩儿,发现自己也已经慢慢成熟起来。

我为Jane唱这首歌,怀念和Jane一起度过的所有时光。

曾经住我家院子旁边的Jane,一起上学的Jane,和我谈论高中学习的Jane,说着高考复习时各种心事的Jane,我高四时候给我写信的Jane,在桂林念书时的Jane,在临桂、在大圩、在龙脊、在阳桥拍照片的Jane,我和娅带着逛朝阳花园的Jane,在柳州教书的Jane,嫁到苏州的 Jane……
好多的Jane啊,在我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Jane,在知道她嫁人的消息之后会有一点点淡淡的伤感,因为我生活中即将少了一些能让我感觉到幸福和舒坦的因素。然而,我说过,希望Jane能像白雪公主一样,永远幸福。

2006年4月15日星期六

我的女主角

点击收听这是她毕业之后来西大考八级的那天晚上来我宿舍录的歌,之后就很少联系了,大家都好忙好忙。

我经常会想起这个女人,她是我喜欢的类型,当然这种喜欢会比与性相关的喜欢高一个层次,也许正因为少了性这个东西,把我对她的喜欢净化得如圣灵一般纯洁而持久。她还在西大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想念她,真的,那时候大家忙过一段时间之后,时常会在校园里的某个角落偶遇,我无法忘记那样的感觉,远远地看见她走过来,我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是那种没有其他杂念的笑,那种感觉就像即使一大堆的事情烦恼,也会把他们抛之脑后,因为当时只是很高兴而已,其他的感觉很不重要。

前段时间在给我的《鸡毛》找演员,我经常想起她。雷俊说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女主角,这样不满意那样不满意的。这让我想到当年排《谁给的坚强》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她没时间帮我演出,我还是给她留下了女主角的位置,即使我已经请了刘畅排了一段时间的女主角的角色了,后来还因此很对不起刘畅了。

很难找到一个能像朋友一样交谈的女人,在我认识的女人中,极少像她是这样不会向男人索取的女人。话说回来是有些奇怪的,女人们在不停地叫喊平等运动,却又在丰富地享受着因为不平等而给自己带来的各种在男权社会中的优惠。而她就像是在摇滚乐队演出时穿着百褶裙微笑的小姑娘,我喜欢这种身在其中,却置身事外的幽雅品质。

总之,我经常想念的女人,她叫黄洵。

山山和我的棉袄

点击收听 唱这歌之前一直以为卢3是那种只喜欢别安、摇滚乐的比我们年长的70's,所以一直都很敬畏他。小鸡说他就像个大哥哥一样从小玩在一起,因此我也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大哥哥”来“敬贡”着。录这首歌是因为它的特别,我总是喜欢那种凄凄惨惨惨惨的东西,以为只有女生才会有这样的共鸣。具体为什么要和卢3录这歌已经忘记了,但是只记得他也很喜欢这歌,喜欢张宇的那张唱片,说他当年买了正版的,我还为此兴奋了好久,因为他说 能借给我听听。

当时卢3在上海,我在南宁,我们分别录好原始素材,然后他传给我做的后期。记得歌曲的一个尾音还有李3的一声抽泣,因为他说我唱得实在太悲了,呵呵,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这歌,可以找找自己能听到这声来自一个不速之客的“抽泣”?

后来卢3写《p酒歌》,《摩托歌》等等,在邕城一夜大红大紫了,网路上的链接也铺天盖地的出现,最后发展到这些歌出现在盗版音像碟片中……我给探花先生听《p酒歌》,先生评价说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阅历的人是不会写出这样的东西的,说很喜欢。

实话说,卢3的歌曲不是我喜欢的那种,但是他给我写的几首歌我却非常的喜欢,比如《雨》,《诗的颜色》等等。我说卢3你要等我,等我到了上海,我们就能真正的合作了。在这之前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希望卢3在这条路上好好的走,认真的玩儿!

远远的龟毛兄

点击收听 其实,认识龟毛兄并不久,但是就是那种很投契的感觉,我们属于那种男生与男生之间能够相互吸引的配合,就像我和小鸡那样。

龟毛兄是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当时在德国什么什么大学读书来着,因为那个名字好奇怪,所以老记不住,现在快毕业了,听说他的Honey也准备毕业了,在上德语课程。呵呵,怎么这种前途计划都一个模式的,想当年我要去上海的规划也这样决定的,真不成熟。

后来不知道是龟毛兄太忙还是别的原因,我们联系得少了。那天王睿在我电脑上翻到这首歌,顿然觉得想念起来。不过龟毛兄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我唱的《爱情证书》,真奇怪,为什么别人给我的最深的印象会是我自己唱的歌,哈哈。

当时和龟毛兄谈感情,他和他的Honey分居两地,可以叫做2000公里的相思吧(龟毛兄自己说的,我是那种没有距离感和方向感的人),但是他们彼此信任,和睦相思。在此之前一直在主流媒体看到调查说现在的年轻人感情浮躁,如嬉水鸳鸯一般习性恶劣(注:鸳鸯在自己的伴侣死后5分钟内即可找到新的伴侣——我的高中语文老师说的话)。也总是不能相信距离能让爱情继续生存,因为卢3这样教导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如果不是分居两地或者红杏出墙,一般不会分手”,言下之意,距离是爱情的银色子弹,一枪毙命。

我用我自己的方式对龟毛兄说感激,也祝福他们的爱情海誓山盟,白头偕老。

龟毛兄给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因为当时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遭遇分手事件,是龟毛兄让我相信了爱,让我安心了下来。但是在他们的space里看到这句 话:“距离是一份考卷,测量相爱的誓言;我们为爱还在学,学沟通的语言、学着谅解、学着不流泪”。听着燕姿的《爱情证书》,感动得天崩地裂,泪水如黄河之 水滔滔不决……

当爱已成往事

点击收听“人纵有万般能耐,可终也抵不过天命。那霸王风云一世,临到头就剩下了一匹马和一个女人还跟着他。霸王让乌龟马逃命,乌龟马不去;让虞姬走人,虞姬不肯。那虞姬最后一次为霸王斟酒,最后一回为霸王舞剑。而后,拔剑自刎,从一而终!”

小麻和我说他的初恋情人游泳的时候死了,他哭了很长时间,在停尸房里。他说家长都没有来探望,只有一个十几岁的人陪着死者。他说从那以后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爱了,哭够了,也伤心够了。

我唱这首歌给小麻,希望他不要忘记那种初恋的感觉,也希望他能再找到那样的爱。

小麻走了,时间也过了那么久,再听这首歌的时候,不知道他是不是也过得很好……总之,当时我感动了,哭了。

今天见小麻,说我在做这个music blog,问他要了几张照片,觉得他年轻了。还和他说到王睿,似乎他想把王睿的生辰八字问个究竟,不知道我女朋友看到这些会怎么想,好象我女朋友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评价过小麻。原来小麻也是会吃醋的,我以为他那个年纪的人已经开始比较成熟的。

我原来以为他会给我在上海拍的照片,也许我对上海的憧憬使得我对每一个现居上海的人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情。看王家卫的The Everlasting Regret,渐渐痴迷上了那种缓慢的节奏和幽雅的仪态。

我第一次觉得小麻像狗是在我外婆家。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外婆家的房子还没有封顶,晚上在最高那层楼可以看见整个天空的星星。大年三十儿的时候我陶醉在漫天的繁星编织的图画里,突然觉得有人在趁我的腿,我回头看,一惊:“啊~~~小麻怎么长这样了?!”原来是我家的狗……

我的《鸡毛》的剧本里有这样一句话:“人,必须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小麻当时选择的是北大,让我敬佩不已,像探花先生一样,小麻让我体会到了年长者应有的睿智(虽然他还很年轻),我同样希望能有他一样坚定的勇气。

我的华政不是梦!